【最新消息】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胡浩)近日,一名福建女童疑似因在醫院輸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12日對此表示痛心,并指出,臨床用血有風險,2015年要基本實現血站核酸檢測全覆蓋,使艾滋病窗口期縮短,降低因輸血感染疾病的風險。
艾滋病窗口期指的是艾滋病毒進入人體到從血液中發現抗體之間的時期,目前為20天左右,在這段時間內,輸血檢查難以發現病毒。
毛群安說,我國科研人員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減少窗口期感染風險,研發了通過核酸檢測的方法來縮短窗口期,降低包括艾滋病、肝炎等通過輸血感染疾病的風險,近年來一直在進行試點推廣。根據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的安排,今年內要基本實現全國血站核酸檢測全覆蓋。這意味著,按照過去傳統的方法可能20天內檢測不到的艾滋病病毒,在采用核酸檢測辦法后,可能10天之后就能夠檢測到,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
他還指出,臨床用血有風險。臨床上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血液,同時血液的管理機構和醫療機構在臨床用血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規范操作,避免由于輸血帶來的感染疾病的風險。
作者:胡浩
本文來源:天津網-天津日報
【單純酶免篩查的技術風險】
1、窗口期問題
是指從感染病原開始,直至用某種檢測方法能夠檢測到該病原存在為止的這一段時間。血清學抗原、抗體檢測的“窗口期”較長, 如HBsAg、抗-HIV、抗-HCV檢測的“窗口期”分別為56天、22天、82天。故美國90%以上輸血傳播HIV和HBV以及75%以上輸血傳播HCV的危險性來自“窗口期”感染獻血。
2、病毒基因變異
顧名思義,是由于傳染病原病毒基因發生類如替換、缺失或移碼等類型的變異,抗原/抗體表達發生改變甚至不能產生而導致的漏檢。而各廠家的酶免HBsAg對上述變異株涵蓋率也有差異。如發生新型變異,則很有可能造成EIA漏檢。
3、免疫靜默
是指少數患者在感染過程中出現抗體等免疫標志物缺失的現象。這同樣會造成EIA漏檢。
4、隱匿性感染
指抗原指標消失后,核酸仍然陽性。
綜上所述,單純抗原或抗體血清學檢測不能有效地保障血液安全,這是當前影響血液安全性進一步提高的瓶頸,這種情況急需改進。
【核酸檢測項目了解】
核酸檢測的優勢和意義
1、核酸檢測(NAT)縮短“窗口期”

2、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復篩的漏檢風險下降幅度

由此可見,開展酶免EIA和病原體核酸檢測(NAT)的雙重檢測,是國際上公認的血液傳染病原篩查最佳解決方案。這對提高用血安全、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核酸血液篩查系統的性能基本要求
1、多項聯檢:HBV DNA;HCV RNA;HIV-1 RNA
2、內對照系統:全程監控,預防假陰性
3、檢測下限:每單位血的HBV DNA檢測下限500 IU/ml以下(檢出率不小于95%),HCV RNA和HIV-1 RNA均在5000 IU/ml以下(檢出率不小于95%)
4、完善的防污染系統
5、自動化要求高,降低人為誤差,提高檢測穩定性
浩源第四代核酸血液篩查系統主要特點:
1、五色熒光標記配合五重PCR擴增技術,一次性獲得感染性病原體的種類
采用五色熒光單管檢測三種靶標技術,單管一次PCR反應同時擴增檢測HBV DNA、HCV RNA 、HIV-1 RNA、DNA內對照、RNA內對照,檢測結果同時鑒別三項;初篩即知陽性感染種類;產品技術含量高;操作方便,快捷,節省耗材成本。
2、唯一采用樣本匯集、核酸提取、緩沖區及PCR試劑分注四區獨立分區模塊且全程自動化的無須人工干預的血篩設備
上海浩源的系統設備是三家國產試劑廠家中,唯一將樣本匯集、核算提取、緩沖區及 PCR試劑分注區四區獨立分離,全程自動化輸送無須人為干預,且各區均有紫外及濾網設計;這種設計是國際上最為先進的設計,能極大的降低交叉污染的可能性,避免人工失誤,最大程度上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3、大體積磁珠法提取,配合自動化設備保障檢測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1.2ml 大體積起始樣本量,保障低病毒載量樣本穩定檢出自動化磁珠法核酸提取 高效、安全、快捷、穩定。
4、國內首個血篩核酸檢測試劑盒批準文號

核酸檢測新藥證書
浩源核酸血液篩查全自動解決方案
從開始到結束,解決您核酸血液篩查中所有的問題
卓越的品質
配置齊全而靈活,為您量身定做解決方案
全流程服務,解決您的后顧之憂